中利智能光伏助推大农业实现创新突破

发布时间:2017年03月08日

中利集团是中国500强企业、国内A股上市公司、江苏省民营企业纳税大户,2016年向国家纳税10多亿元。中利全资子公司——腾晖光伏,是全球领先的3GW光伏电池、5GW光伏组件的全自动制造商,是中国光伏制造业的“领跑者”。公司拥有院士工作站、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中利光伏农业研究院、中利农业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国家级新能源电力检测中心。中利集团累计开发建设光伏电站已达4GW以上,是国内光伏电站品质领先的标杆企业。

中利集团通过多年的不断探索,用光伏产业与现代化大农业相结合的创新模式,成功研发了“智能光伏+科技农业”的全新一代农光互补。该创新技术打破了东部地区建设光伏发电的土地瓶颈,实现了光伏发电与现代化科技农业相融合,创新解决了光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难题,提高了农业现代化和绿色环境保护的社会综合效应。

光伏下水稻、麦子、玉米等大农业种植

中利“智能光伏+科技农业”创新项目,通过科学合理地将光伏支架抬到4米以上高度,光伏支架桩距达到10跨度,采用单板组件安装、倾斜度等创新技术,既能满足大型农业机械化耕种,又能满足光伏下面水稻、麦子、玉米等农作物的太阳光照条件。在这一创新模式下,可将光伏建设不影响农田性质,使光伏产业不会走向“非农化”,国家粮食安全也将得到有效保障,既为光伏产业找到了土地瓶颈的新突破,又提高了农业亩产和农民增收。

不仅如此,中利“智能光伏”利用大数据智能云中心监控系统,创新了“智慧农业”现代化设施智能化监控管理,自动分析环境温度、土壤湿度、农作物缺肥等实效信息,利用光伏支架上装置了管道,在云中心的自动控制下实行自动喷壤、施肥;同时,创新了太阳能灭虫灯、除四害仪器等智能系统,实现了“智慧农业+无公害农业”。同时,创新在西部地区实现了高效牧草种植、养殖,综合利用土地,大幅提高牧民收益。

光伏下无土栽培蔬菜种植

光伏下特色农业种植

中利“智能光伏+科技设业”创新项目,提高了农业产出率、光伏发电效益,提供了大批农民就业,增加了国家和地方政府在农田上的光伏发电税收。实现了一片农田上农民、企业、政府等多方得益,创新实现了利国利民。

2016年10月23日,由中国农业经济学会组织的中利“智能光伏嫁接大农业“水稻种植“创新项目,规模化推广论证会在江苏举行,由国家17个部委办及科研院所专家出席论证会。专家论证组认为:中利“智能光伏嫁接科技大农业”创新项目,利用荒滩地改造为水稻等粮食大农业的成功应用,大幅提高了土地产出率,提升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创新了“光伏结合农业的叠加收益扶贫”,闯出了一条多方共赢、利国利民的新路径,具备在农田上应用和扶贫项目上重点推广。

光伏下特种水产养殖

中利“智能光伏嫁接大农业”实现创新突破,近日,由农民日报社主办的“中国三农创新榜公益推选活动”颁奖典礼在北京会议中心举行,中利的“智能光伏嫁接科技农业”创新模式,跻身“中国三农十大创新榜样”行列。

中利在“智能光伏+科技农业”创新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了“贫困村光伏农场”,被有关部门作为可复制村级扶贫农场重点推广项目。中利积极发起了产业联盟成立了“光伏扶贫产业基金”,为贫困村光伏农场提供资本金,结合政策性银行提供扶贫贷款,为贫困村实现20年光伏+农业+就业等叠加收益的精准脱贫。

光伏下高效畜牧业

中利集团董事长、亚洲光伏协会执行委员会主席王柏兴,希望国家相关部门能批准该创新项目在东部地区农田上建设部分示范试点,然后实施计划性批量发展。以“光伏+科技农业”相结合的立体解决方案,实现提高农业亩产,提升光伏产业的发展空间。以“村企合作制农场”的创新模式,解决农村老龄化和农民就业问题,实现多产业联合发展。中利“智能光伏+科技农业”创新项目,已得到了各地方政府和农业专家的肯定,荣获了30多项国际、国内发明专利。我们的目标是,让“中国制造”成为“中国创新”,全面实施“光伏+农业”叠加收益的精准脱贫,让贫困村共享科技创新成果。

光伏下实现机械化耕种

精心打造贫困县包县脱贫工程

中利集团在国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推指引下,积极创新光伏扶贫工程的系列行动。两年来,在中利“智能光伏+科技农业”创新项目基础上,按照产业扶贫基本要求,以分布式、标准化、可复制的原则,进一步创新了“贫困村光伏农场”项目,为贫困村提供了“光伏+农业+就业”叠加收益的精准脱贫。

全国首个包县脱贫光伏农场项目开工(安徽灵璧县)

实现产业组团包县脱贫。中利发起了以光伏企业为主的产业组团,以中利主导出资成立了“光伏扶贫产业基金”,将为200个贫困县(约20000个贫困村)建设贫困村光伏农场。贫困村光伏农场产权归属贫困县政府所有,让贫困村拥有自己的发电厂实现25年光伏+农业+就业等稳定收益的脱贫致富。

贫困村光伏农场创新模式。在包县脱贫的探索中,中利农业研究院对贫困农村未来发展方向的研判,借鉴科技创新,帮助贫困村建设一座0. 4MW以内的光伏农场。通过创新光伏农场模式,延伸与村民委共建“村企合作制”农场,逐步实现全村农田农场化发展,将对有条件的部分贫困村镇打造成美丽、特色的光伏绿色村镇。目前已在江苏常熟、山东冠县、浙江湖州、青海海南州等地区推出了光伏农场示范项目,光伏农场的水稻、麦子、草、中草药、油用牡丹、无土栽培、特种养殖、花卉、观光旅游等粮食和特色农业,均得到了地方政府的一致好评,切实可行地让贫困村农民得到了稳定收益脱贫。

重庆丰都县光伏农场建设中

贫困村光伏农场合规运行保障。光伏扶贫联盟企业成立了技术运维管理公司,为贫困村承建光伏农场的技术管控,对项目EPC造价的控制,采取统一招标方式,让扶贫光伏农场造价不高于普通光伏电站的造价,同时为光伏农场进行25年的技术运维服务。

切实推进光伏农场项目建设,在去年“10 . 17 扶贫论坛”上,当天与15个贫困县签订了“包县脱贫”协议,目前累计已签订了40多个贫困县的包县脱贫项目,目标年内签订100个以上贫困县包县脱贫。去年11月,首个贫困村光伏农场“包县脱贫”项目在安徽灵璧县开工建设,目前已开工建设安徽灵璧、重庆丰都、吉林白城、四川宣汉等10多个贫困县,上半年开工建设30个以上贫困县的脱贫项目。对此模式,得到了贫困县各级政府的高度肯定,几个村支部书记在开工仪式上感慨发言:这是真正的收益扶贫,感谢帮扶企业……

光伏农场无土栽培农产品种植

贫困村光伏农场产品销售保障。产业联盟组织了专业服务平台,联合多家互联网、物联网平台公司,实现线上销售模式。同时与贫困县各级政府、单位、学校、医院等开展合作专供道,实现线下销售模式;对中草药等特色产品,与专业集团联合展,可根据他们的需求定向种植,以多方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确贫困村光伏农场产品畅销,实现村企共同发展模式。

贫困村光伏农场综合扶贫收益。贫困村光伏农场是采用“智能光伏”支架上加设塑料薄膜顶棚,大幅降低了传统农业大棚的土地面积和大棚成本。一个贫困村光伏农场0. 4MW 项目,总投入约250万元。按照国家目前的上网电价计算,光伏发电(平均)年收入约47万元,在贫困县各级政府无出资的模式上,扣除15年等额还本、付息、运维管理费等,贫困村每年的光伏净收益20万元以上。另加不同地区的光伏农场种植、养殖、就业等收益,可实现25年稳定的村级公益收益和农民脱贫致富。

光伏农场副产品种植

未来三年,中利集团联盟产业组团,将精心打造200个贫困县包县脱贫工程,向更大范围推行“贫困村光伏农场”创新技术、创新模式,让贫困村民早日脱贫致富、走入小康。

中利集团,是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成为上市公司。在企业壮大和科技创新的同时,中利有爱心,更有信心回报社会,以科技为导向,让贫困村共享改革开放的创新成果,也是企业创新转型与贫困村共同发展的新模式,为国家加快贫困村精准脱贫作出贡献。